动动手指,外快进兜,随时随地把钱赚。“跑分”一种新型的洗钱技术,以其操作简单,来钱快,节省时间为“优势”吸引了众多“追捧者”前来兼职,其中不乏有校园学生、公司员工等接受新鲜事物程度高的年轻人。殊不知,“兼职”的背后并不简单,你可能正在慢慢掉入犯罪的深渊……
2020年9月17日下午2点,山东济南城郊一处农宅。
一张正义的大网即将收网。
蹲守的民警通过院墙上多处的摄像头实时监控着屋外情况 ,门口的放哨人员也在警惕地望着四周。为防止打草惊蛇,抓捕民警耐心等待着合适的时机,时刻准备翻墙而入。
这时,宅院大门开了,犯罪分子正在给屋内人员送饭!
机会来了!
趁着犯罪嫌疑人开门的一瞬间,抓捕民警迅速出击,将门口与屋内的嫌疑人全部控制住。
一个利用跑分平台洗钱的窝点被捣毁。(以上案例来源于中国警察网)
何为“跑分”?
简单说,“跑分”就是出借自己的支付账户替别人转账。
跑分的具体操作如下:
1、“码农”的诞生
用户通过在跑分平台上注册,上传自己的收款账户,如支付宝、微信收款码等,并向平台缴纳保证金。这些用户在跑分行业里被称为“码农”。
2、移花接木
跑分平台利用用户的收款账户去收别人的钱,用户收到的钱数,相应的在用户提交的保证金里扣除,一收一扣,完成跑分任务。
3、迷人的诱惑
跑分平台通过日薪或实际流水的1%-2%来为用户结算佣金。
“跑分”与洗钱的关联?
天上掉下的馅饼往往是圈套,高佣金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不可告人的“黑幕”!
跑分平台利用用户的收款账户收到的钱通常是违法犯罪所得,如赌博、传销、色情、电信诈骗、非法外汇等等,而跑分平台就是充当了违法犯罪的一个资金通道。
当一个赌客要在赌博网站上赌博,他的资金首先流入跑分平台的用户账户中,然后跑分平台将“干净”的钱,也就是用户的保证金再充值到赌场,一进一出,完成了“洗钱”的操作。其他违法所得的洗钱之路也与上述大同小异。
跑分作为近年来新型的洗钱方式,已经受到国家的治理与打击,但随着“需求量”的加大,市场上又冒出来如闲鱼跑分、拼多多跑分、京东跑分、苏宁跑分等等,这些均换汤不换药,只是将微信、支付宝的付款码替换为店铺的付款链接。
“跑分”有什么危害?
通过以上的了解,“跑分”的危害已经不言而喻了,“跑分”本质上是将用户的个人账号提供给他人使用,没有真实的交易为基础,这种行为本质上是有组织的欺诈交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第一百九十一条关于洗钱罪立案标准,为洗钱行为“提供资金账户”,提供账户的人会被立案追诉,没收实施犯罪的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跑分”行为成为犯罪分子洗钱的“好帮手”,而洗钱活动会滋长各种上游犯罪,造成严重后果。扰乱正常社会经济秩序,破坏社会公平竞争,甚至影响国家声誉。
如何避免“跑分”的陷阱?
1、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切莫随意出租出借自己的个人银行账户、支付账户等信息。
2、注意保护付款码信息。
切莫随意将自己的付款码暴露在公共场所,以免被他人扫码扣款,给个人财产造成损失。
3、注意观察可疑网站或链接
在购物消费时注意识别网站的真实性,不要随意打开可疑网站、下载可疑APP。
4、拒绝随意接受他人扫码请求
切忌随意接受他人扫码赠礼品的请求,防止陷入恶意病毒陷阱,导致个人信息被窃取,沦为犯罪分子跑分的工具。
5、适当设置交易限额
对个人银行账户或支付账户适当设置交易限额,以保护资产安全,谨慎开通小额免密支付业务。
6、珍惜自己社交账号的使用权
切忌随意向他人转借收款码,不要轻易被网络上不切实际的高利润所诱惑,参与洗钱等违法违规活动,避免遭受财产损失和承担法律责任。
疫情期间,更多的人选择居家办公、在线上课,甚至由于经济的不景气导致很多年轻人待业在家,更宽裕的时间,拮据的生活,让很多年轻人选择兼职赚取外快贴补生活。华丽的包装、高额的返佣也让更多的人成为“码农”掉入违法的深渊。2021年春节小长假即将来临,我们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被诱惑冲昏头脑。请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劳而获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