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阅读并同意 服务协议 隐私协议

社交账号登录:

EN

欢迎使用净值查询系统

关闭
负责声明:因个人原因发生账号信息泄露情形,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所在位置: 首页  > 
研究资讯  > 

【2023年报】工业硅-多晶硅:产业利润再分配

发布时间:2022-12-30
作者:封帆

1. 2022年行情回顾



在经历2021年工业硅价格创出天价6万元/吨后快速回落,2022年工业硅价格走势整体与基本供求关系相符合,年初由于有机硅的集中投放拉动消费昆明港通氧553价格从20000元/吨上涨至22700元/吨,421与通氧553价差1000元/吨左右。随后3月份上海地区疫情肆虐,运输受阻工厂停产,消费断崖式下滑,工业硅价格也随之回落,昆明港通氧553价格下跌至16300元/吨,421与553价差也随之回落到600元/吨,此后有机硅持续处于过剩状态,价差未能恢复。随着上海疫情得到控制,下游的复产复工,工业硅价格进入缓慢的修复阶段,但由于终端消费难见亮点始终不温不火,工业硅价格修复至20000-22000元/吨波动难有突破,期间四川限电停产,新疆受疫情影响停产等时间扰动,价格相应有小幅波动。进入11月份,即使云南地区再次出现减产的情况,但随着硅片供应过剩库存累计造成多晶硅价格开始出现松动,对工业硅价格市场情绪造成不利影响,工业硅价格再次回落重新考验成本支撑。

image001.png
image002.png

有机硅2022年产能集中投放行业开始进入洗牌阶段,3月上海疫情开始后有机硅价格就进入了漫长的下跌通道并持续至今,10月份开始进入行业亏损阶段,开工率大幅度下滑。2021-2022两年间欧洲持续面临天然气供应紧张电价创新高,俄乌地缘政治危机加剧了能源紧缺的情况,且中国也阶段性面临供电紧缺,使得全球范围内光伏装机加速持续超预期。多晶硅供应紧缺价格从年初23万元/吨上涨至11月份高点超30万吨/吨,行业利润达到80%,随着新增产能的投放,供应过剩的局面开始显现,12月份价格出现松动下滑,预计2023年将进入下滑通道,企业为抢占市场份额讲不惜开启价格战。

image003.pngimage004.png



2. 产业供需现状




2.1 2022年开工率提升成为产量贡献主力军



image005.png
image006.png

据百川统计2022年1-11月份中国工业硅产量299万吨,同比增长18.3%,预计全年产量328万吨,同比增长18%。据统计2022年国内工业硅新增产能62.5万吨,且多数为3-4季度投产,对全年产量贡献有限,而产量的增加更多源于闲置产能的重启。年初最低运行炉子数量为287台,由于行业利润始终维持高位,刺激限制产能复产以及企业提高开工率,从丰水期开始到8月份峰值运行炉子数量已经增长至366台。随后四川云南地区陆续面临限电限产,新疆地区受疫情影响而出现减产的情况,新增产能投放与减产相互抵消,截止12月初运行炉子数量为341台。

image007.png


2.2 2023年新增产能投放提速



工业硅行业新增规划产能近千万吨,但考虑新进企业生产工艺并不成熟生产成本较高,且目前行业利润持续被压缩的情况下投产概率极低,因此在预计2023年新增产能方面主要考虑已经开工建设的企业,据统计预计2023年新增产能可达到近160万吨,其中有20万吨产能很大概率推迟到2024年投产。由于工业硅行业清洁能源占比较高,当下属于枯水期且受疫情及春节扰动用工短缺的问题,预计2023年一季度新增产能投产有限,主流将会在2季度末陆续开始投产,预计2023年全年产量390万吨左右,同比增速仍维持在18%左右的高增长。

目前工业硅产能淘汰方面,云南新疆地区12500KVA以下的冶炼炉,四川地区10000KVA以下的冶炼炉需要技改方可投入生产,而其他地区没有限制,但由于其他地区并没有电价优势以及生产规模优势,因此在当下行业利润情况下复产概率较低,2023年产量贡献将主要源于2022-2023年的新增产能释放。

image008.png


2.3 行业利润压缩



image009.png
image010.png

从成本端来看近两年生产成本持续提高或将会持续,由于实行市场煤计划电的政策,西北自备电厂虽有煤炭优势但发电成本也明显提升,而煤炭发电量减少全国用电紧张,使得西南水电供应短缺,水电价格也水涨船高,枯水期水电价格5毛左右,丰水期水电价格4毛左右,2022年主流生产地区电价成本相较于2021年至少提升20%以上,西南水电价格提升甚至达到40%。硅石价格波动不大,但2022年疫情影响运输使得运输成本大幅度上涨而提高生产成本。

2022年工业硅生产企业长期处于盈利状态,当下新疆地区生产成本16000元/吨左右,西南地区生产成本18000元/吨左右。展望2023年,电力调峰问题或仍将存在,电价难有下调可能,原料端当下虽处于高位,但在稳经济的政策环境下,货币刺激政策或将继续,原料价格难讲回落空间,且疫情防控优化后,用工短缺造成的运输问题或将持续影响,2023年成本难下滑。

3. 库存情况

image011.pngimage012.png

2022年工业硅库存表现与价格表现相吻合,年初随着有机硅产能的投放,工业硅行业库存从17万吨降至15万吨,随后一路攀升超过20万吨,由于检修季节性表现减弱,且消费疲软,疫情造成的运输影响以及突发性限电减产等,仅会造成短期的现货市场流通趋紧的情况,并不能扭转供应过剩的格局。

有机硅市场除了纺织医疗等个别领域表现亮眼,地产萎靡拖累耐用品市场,加之产能无序集中投放,行业过剩趋势明显,有机硅库存从年初的1.7万吨一路上涨趋势至5万吨,行业过剩的局面需要自我革命落后产能主动清退。

4. 多晶硅快速投放拉动工业硅消费


4.1 有机硅面临行业调整



据统计2022年1-11月份中国DMC产量156.7万吨,累计同比增长21%,由于下游消费疲软,有机硅企业长期处于主动检修减产过程中并未恢复,因此月度产量同比增速从3月份峰值41.4%降至11月份的1.8%,预计全年产量170万吨,同比增长19.7%。

2022年虽然有机硅价格处于单边下跌趋势,且从10月份开始行业进入亏损阶段,但全年产量的高增长是拉动工业硅消费的主要源头之一,2023年从规划来看将依旧处于高增长状态下。据统计2022年新增产能累计145万吨,而2023年规划新增产能将达到170万吨,新增产能的投放将使得本身就过剩的行业进行洗牌,预计行业开工率可能将进一步下滑,当前行业开工率已从近85%降至60%,预计2023年有机硅产量185万吨,增速8.8%,对应工业硅消费96万吨左右,增量8万吨。

image013.png


4.2 多晶硅转向过剩



据百川统计2022年1-11月份中国多晶硅产量68.4万吨,累计同比增长54.4%。截止11月份企业有效产能101万吨比2021年底增加47.5万吨,预计2022年全年产量77万吨,同比增长58.1%,对工业硅消费量100万吨左右。由于海外能源紧张电价高企,海外光伏装机需求激增,2022年上半年多晶硅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企业利润激增毛利达到80%,刺激新晋企业及传统企业积极布局多晶硅新增产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颗粒硅项目从建设到投产最快仅需要8个月。

2023年国内多晶硅产量将会进一步抬升,2022年新增产能的释放叠加2023年新项目的投产将使得多晶硅供应转为过剩周期,预计2023年国内规划新增产能达到136万吨,2022年新增产能仅有54万吨,因此预计2023年国内多晶硅产量125万吨,同比增长62.3%,对应工业硅消费量超160万吨,消费比2022年增量60-65万吨。

image014.png


4.3 全球光伏装机



image015.pngimage016.png

国家能源局公布的1-10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1-10月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58.24GW,同比增长98.7%。我们预计2022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可达到85GW,按正常装机增速推测预计2023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达到115GW-120GW。火电发电量的下调,水电的不可控性使得国内接连两年面临阶段性供电不足的问题,对光伏及风电的须有也愈加强烈,很大概率2023年光伏实际装机量将超出预期。

欧洲地区的能源危机使得当地光伏装机速度提速,此前,欧盟委员会主席曾表示,到2030年,欧盟可再生能源占比将从40%提升至45%,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在250-260GW之间,对应多晶硅消费量80万吨左右,2023年高达330-360GW,对应多晶硅消费量110万吨左右。


4.4 铝合金平稳运行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2022年1-10月份中国铝合金产量1015.2万吨,同比增长9.8%,1-10月份铝材累计产量5087.4万吨,同比增长2.4%,但由于6063#主流牌号铝材硅用量仅有0.5%,且在供应端我们尚未考虑97硅的产量,因此为达到相对平衡在合金方面我们只考虑合金产量对硅消费的贡献。预计2022年全年中国铝合金产量1230万吨,同比增长15.2%,对工业硅消费贡献量为61万吨。

铝合金最主要消费终端为汽车及地产行业,2023年传统汽车给予减量预估,新能源汽车维持较高增速,地产竣工终端触底回升,但整体对合金消费需求增量有限,预计2023年合金方面对工业硅消费贡献量为65万吨。

image017.pngimage018.png


4.5 工业硅出口市场迎来触底



据海关统计2022年1-11月份中国工业硅累计净出口57.3万吨,同比减少19.3%,预计全年净出口量62万吨,同比减少19.8%。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于中国工业硅高额的进口关税是的欧美市场并不是主流出口市场,但东南亚市场仍有较大潜力。长远来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逐渐增加将会使得工业硅出口量呈下滑趋势,或者转为多晶硅片电池组件等形式出口,不过经过行业的洗牌后海外有机硅产能清退基本完成,因此预计2023年海外消费将维持相对稳定,工业硅出口量将不会出现断崖式下滑,预计全年工业硅出口量60万吨。

image019.pngimage020.png

5. 供需平衡

2022年预计工业硅产量328万吨,同比增长18%,全年消费321万吨,增速13.4%。2023年预计工业硅产量390万吨,同比增长仍为18%左右,长期来看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逐渐增加将会使得工业硅出口量呈下滑趋势,或者转为多晶硅片电池组件等形式出口,不过海外有机硅行业洗牌清退基本完成,2023年工业硅净出口触底预估60万吨,多晶硅消费大幅度提升至165万吨,有机硅行业继续洗牌预估消费量96万吨,全年消费396万吨,增速23%,全年紧缺6万吨,不过由于多晶硅行业大多在下半年投产,因此预计2023年上半年工业硅仍将面临压力。

image021.png

6. 结论展望

工业硅期货刚刚上市,尚且面临现货市场与期货盘面不联动的情况,不过从供需平衡角度分析价格走势,2023年一季度由于春节放假叠加疫情管控政策优化后可能面临的用工短缺的冲击,预计价格承压下滑考验成本支撑,预计极端价格16000元/吨,不过盘面价格跌破17000元/吨后不宜盲目追空。后期随着消费复苏,政策方面的货币刺激以及有机硅多晶硅新增产能的逐步释放,叠加可能面临的交割品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预计价格将会触底反弹,全年价格表现前低后高,预计价格波动区间16500-23500元/吨。



展开
收起
免责说明

       本研究报告由一德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德期货”)编制,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38号)。

  本研究报告由一德期货向其服务对象提供,无意针对或打算违反任何国家、地区或其它法律管辖区域内的法律法规。未经一德期货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引用、转载、发送、传播或复制本报告。

  本报告所载内容及观点基于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信息或实地调研资料,仅反映本报告作者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但一德期货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均不作任何保证,且一德期货不保证这些信息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本报告中的信息以及所表达意见,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一德期货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作出任何担保,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服务对象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一德期货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导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


全国服务热线

400-7008-365

一德期货服务号

一德期货APP